做事总想放弃,怎么办?插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头图来自:unsplash

每次想坚持做成一件事,但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被困难阻挠,就很容易放弃,那种感觉真难受,如这些场景:

想拍视频,准备好脚本打开镜头那一刻,发现自身妆容不好,倒腾半天也没录出来;家里书囤积不少,想坚持阅读,却每次拿到手中看不到几页就无耐心投入等,诸如此类。

怎么办?身边朋友会告诉你,学会静心坚持慢慢做就好,可安慰人的话终究使不上劲,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我看来,是没有学会与潜意识相处。

人通过触觉、视觉等接触信息将行动指令传输给大脑,此刻大脑明白我自身想要什么,进而驱动行为发生改变。

但在执行中,大脑最擅长有意识规范行为的部位是前额叶皮层,在碰到压力时,它会主动下线,进而我们就恢复固有的习惯;加上快乐的源泉多巴胺拼命想要及时反馈,最后心态容易崩塌造成耐心全无。

这犹如:小时候学骑自行车,还没灵活掌握就想自己得手应手,可能吗?显然不行。

综合而言,心理学中把这种症状称之为行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即行动与认知不一致带来的矛盾

尽管这些词在生活耳熟能详,但你真正了解它是什么,如何控制人日常的行为发生变化乃至自身想做某件事而总想放弃的吗?不妨我们从行为模式说起。

一、行为模式

通常做某件事不能长期坚持而放弃,多半在于这两个方面:1)内驱力,2)习惯

先说前者:什么是内驱力?

科学百科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对于其定义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具体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比如:大多数人都有某些爱好,画画、看书、唱歌、写作、玩游戏,甚至徒步旅行,原因不在于物质报酬而在本身的乐趣,其转化的动力称之为内驱力。

要知道,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把它转化为乐趣,过程就显得比较乏味;如同做份数据分析,尽管你不喜欢还会把它咬牙做完,为什么?

因为有诱因所在;老板为你发工资你愿意行动,如果不付出就无法得到酬劳。

因此,想要把一件不喜欢的事情转移到内驱上面,就要设计相关循环模式让其上瘾,他的组成元素主要分为:1)需求,2)诱因;3)动机,4)情绪

如何理解需求:我把它分为表征与隐形两种;你看到别人视频做的非常不错,你也想尝试,这是表征需求;它是驱动做事过程中遇到困难最想放弃的因素。

隐形需求是什么?我把它称之为做事的根本原因,比如:一个人天生热爱阅读,那他在任何场景下进入心流的状态要比常人要快,若抓不住隐形需求,往往会被表征所迷惑。

如何理解诱因与动机,他有一位兄弟叫做原因(cause),从神经学角度而言,所谓原因是指一件事项导致的结果到生理机制上的反应因素,其结果也是从物理需求到身体需求上升的核心。

一个简单例子:那个人要抬手拿起水杯,相对而言,那一定是大脑中控制肌肉的神经中枢发生一个电脉冲,然后经过一些列神经结后传导至手部肌肉,然后才让其肌肉收缩,做出相应动作。

诱因与动机建立在原因基础上,两者表述意义相似,但唯一不同在于两者进入心理状态(mental state)的范畴,即所谓意向性(intentionality)状态。

两者主要涉及马斯洛需求论中的高度不等。

诱因往往是建立在某种内容上,这种内容往往在外界成为公共可交流的语言系统,成为广义的语义中的一部分、如:知识、视频。

简单来说,你看到的某个信息进而持续关注此类内容,它就会引导你行动的指令。

譬如:很多人想买某件商品(课程),进而在刷信息流社交平台时会经常看到该商品相关信息推荐,然后强化你的动机。

可动机(motivation)真的会因为强化而采取行动指令吗?并不是,心理学中它还包含一种最令人讨厌的东西,叫做欲求,它会持续强化一个人想要的可能性,进而转化成欲望。

那情绪起到什么作用呢?实际上,它是行为的监督者,就像我们的父母、老师、上司;当人的行动满足欲望时就能给予奖励,而反之未满足时就会得到惩罚。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神经解剖学家PaulMacLean博士提出的三重脑概念中指出,人主管喜怒哀乐的感性脑本性属于热爱幻想沉浸美好事物,希望得到奖励而非惩罚。

这在多巴胺的驱动下,进而造成行动指令发生变形产生获得的幻觉,因此才会形成行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那些不能失调的事物往往都有很快得到特质,如吃甜品、喝可乐。

总结而言,内驱力其实是种意识力量,源于从小到大积累的整个经验心理体验的人脑反应而已。

每个人的总量会因为基因特质与后期训练有强与弱的区别,但关键在于自身如何分配内驱资源,我们只有掌握形成的根本因素才能加强其能量,并把它激活。

再说后者:什么是习惯?

首先你怎么界定习惯,多数人会说它是积极养成的生活方式,这是来自于惯性的定义;如同上述内驱力产生的行动指令,掌握一门语言,学会一个技能,理解一个理论。

进一步说:没有后天环境的塑造,这些思维与行为不会自然形成,但你会发现学习一门技能达到熟能生巧植入心智,似乎并非那么容易,原因是我们也许对习惯的形成有所误解。

心理学中把新的习惯分为两方面:

1)自动化;

2)后天习得。

前者你只需要消耗更小动能的意识或注意力资源,就可以快速自主执行重复思维与行为,例如:刷牙、洗脸,甚至对母语的理解。

后者,我把它称之为受控化;你需要意识的参与,不能快速并自主的执行的思维与行为,需要耗费认知资源及注意力进行控制才能完成。

如拍视频、写脚本,甚至对外语的理解,可能投入巨大时间还不一定完全掌握。

在现实中,想要把某件事培养成习惯很难,为什么?因为人随着年龄增长那些停留在脑中的长期记忆(知识,认知)很难让你融入新的思想,进而无法重塑

这就好比曾经你做某件事每次遇到困难总想退缩,每次遇到棘手问题就拥有暴脾气,而非冷静处理一样。

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改变,怎么办呢?根本在于遗惯连根拔起那些旧行为与认知,按照梯度依次进行,它包含三个维度:1)感觉,2)欲望,3)情绪

首先在接受到某种事情的指令后,人往往会基于行动的动机驱动对此有新的感觉产生,它呈现不拒绝,不表态状态。

一个简单案例,如我说:

你觉得现在做短视频还有机会吗?你会得到两种不同答案,但实则确定的行动指令已经在你心智中形成,你只是想看看别人怎么说而已。

这种感觉是长期形成的,你应该警示这种思维,一个确定性的事情准确来说不应该因为别人一句话而改变。

其次欲望的产生来自于本能,它由大脑最原始的杏仁核控制,你做某件事感觉很好会被持续强化,进而想拥有更多,在多数人中它常常战胜理性,这是最可怕的行为。

进一步说,它的放大都是源于过去的记忆、经验、概念、信念、想法……

而当下的一切是又全新的,哪怕因为过去做的事造成了当下的一个果,但从更高的角度或更多的角度会看到更新的部分,今天本身是全新的。

因此改变欲望的根本在于转化,我通常采用的方式为把昨天当做基石,把想要欲转化到行动欲上,所以会有更向上的动力源来面对当下。

再者想到情绪它一定是不好的东西吗?也许未必。

心理学中明确定义为:情绪是一种基于生存机制的内在状态;从做事角度它代表阻力,好比医生开出的诊断书,调整的根本有三个维度:1)觉察,2)评估,3)处理

我曾经说过,它发出信号时我们更应该正视它来自于哪里,如我的耐性不够?技能不娴熟?心性不够沉?诸如此类。

进而进行评估让自己先停止当下状态,大脑有意识去适应,你才会从情绪主导中走出;然后处理的根本是事情发生存在问题,它是本源,直视才能改变它。

我这一切称之为去旧习惯化(dishabituation),当所做事情的新异刺激再次出现导致你想要放弃时,如果上述指令刻意练习,你会从新审视这一切。

综合上述而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养成取决于前置因素内驱力形成的核,后者因素习惯造成的结果。

你知道这些,但它只能做到遇事不慌,冷静处理,还不能让你对所做事情植入心智的上瘾,百折不挠的对待,怎么办?需要训练自身潜在意识。

二、潜在意识

了解潜在意识前,我们先说下上述中所提到的意识,它是什么呢?目前神经科学比较公正的解释为:

意识是从脑中大量神经元的协作(神经网络)中涌现出来的。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人的初级意识取决于大脑组织的连贯性,分层结构以及系统的处理能力,换句话说它就像一个计算机的电脑系统;次级意识来源于信息。

在进化过程中,人的综合意识拥有把熵增控制在亚临界点的能力,进而促进现实中人去思考,洞察,以及识别克服各种爱幻想。

让人做出方向大致正确,结果不会偏差的能力,可综合意识有两个分叉:1)显在意识,2)潜意识;两者如APP和后台的关系。

先说前者显意识

简单而言,它来源于人们所述的心情,情绪体验,你可以理解为被人们直接觉察和确认的情绪感知,主要分为低高两个层级,形成建立在两方面:1)五官体验,2)短期记忆

那这和做事想放弃有什么关系吗?进一步说:你能否将自己所做事情发自内心深入到潜在意识中直接决定放弃的阈值高或低。

首先从低层显意识维度,你的健康度是被它所包办的,要知道人的很多生理反应不需要意识驱动。

比如:肺部会自然呼吸,肠胃会自己消化,心脏会自己跳动,脑垂体会自动监管各荷尔蒙的分泌免疫系统自动防御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显然这就像一个电脑的CPU,帮你处理着生理机能的一切。

其次到高层显意识维度,平时没有被我们存储的材料,而一旦人的思维参与,进行思考和回忆,这些材料就会被顺利找出来。

比如说: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高中班主任名字叫什么?这些资料未被提起前并不在你的显意识中,而是存储在潜意识中,你只是把它调取了出来。

再比如: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交往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会进入我们的心里,如果长期不被调用,它就会随短期记忆消失而去,再见形同陌路。

换言之:一件事行动半年还没有对其上瘾,多半是因为它停留在显意识层

如同:谈对象两人确认关系后你发现似乎自己不是太爱她,但考虑到沉没成本,你又不舍得分手,只能表面附和,实则即使分开你也不会留恋一样。

再说后者潜意识

人类心理结构中,显意识的范围只有5%,而潜意识的比例却髙达95%;我认为费洛伊德所提出的冰山理论模型来形容它是最佳不过。

在日常中我把它总结为记忆的仓库,它是人的主观心理;我们认识外界环境与批判事情不靠五官,往往是直觉。

换句话,做某件事若是潜意识驱动,它的能力将不可估量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认为潜意识这么神秘吗?其实未必,它也就自身的工作原理,只是我们日常没有注意而已。

一个简单例子:

化学领域,当把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时,他们就会成为水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在一起时,就会生成有毒的一元化碳分子。

如果在加上一个氧原子,又会生成二氧化碳分子,这并非偶然,而是规律。

其实,潜意识对我们的作用也如同化学原理,不少心理专家认为,我们只要懂得挖掘它,那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和达不到的目标。

因此,之所以做一件事不能让它进入自身潜意识层,原因在于并没有植入心智,没有根深蒂固想坚持下去的冲动。

从而在行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有想要退缩的欲望,造成显意识在内心出现两种对话:1)算了,2)继续。

进一步说,这一切根本原因是事情在心中的根基不稳,若意志够坚定,大脑就会出现上述想法。

那怎么让所做事情犹如铆钉一定打入潜意识,从而驱动显意识层去执行呢?我把它总结为RINN模型。

三、RINN模型

我在开始中说过,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在碰到压力时会主动下线,若你想要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就要去旧习惯化,正所谓正视感觉,转化欲望,认知情绪,理性判断。

那RAIN呢?是对你所做事情的再一次审视,它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识别(recognize)

2)探究(investigate)

3)注意(notice)

4)非认同(nonidentification)。

做事总想放弃,怎么办?插图1

先说识别(recognize)它的本质是审视你的渴求,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我的出发根本需求,诱因,动机是什么?

具体是因为我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而想做,还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直接映射到遇到问题时的阻力如何面对。

另外这件事到底是金钱驱动还是兴趣驱动;导向直接决定未来发展的动力。

如金钱驱动,那未来直接面临问题就是如果不赚钱,我还要不要投入,但最高级的赚钱是把它转移为兴趣驱动,即这件事我要做,但在过程中我要让内心喜欢上它,顺便把钱赚了。

再说探究(investigate),我把它总结为进行过程中上帝视角看自己的一种方式,尽可能每次行动中把自身剥离去自身。

如拍vlog什么感受,所遇哪些阻力问题我是如何复盘的,在正负反馈中我的情绪如何,思维里还有什么不同想法;或问自己,过程中我有哪些认知上的改变等,诸如此类。

这里要注意的是,关注自身每时每刻发生的变化,它直接会影响到以后的发展。

一个简单的案例:我在前期写作时比较关注方法论,而后来发现阶段的变化,让自己的认知也在进行重塑,后来由外而内的开始喜欢上它。

其次注意(notice),很多人习惯于给自身设定一个标准或期望值,如我的对标对象是行业内的TOP前几名,并视此标准为努力的方向。

可要知道,如果自身与此悬殊过大,那就会造成一旦达不到,挫败感就会非常强烈;因此我们要清晰认知到,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背后是一砖一瓦接根基。

你没有一点点付出,怎么可能达到别人的高度呢?所以找到一个好的对标对象,能让阻力减少一半。

我常采用动态对标的方法,即我只找到三个月内或半年内的竞争对手,从而超越它。

最后是非认同(nonidentification),它指的是,我们通常会对自身所做事情陷入个人认同或迷恋中,进而走心的接纳它,最后发现是自嗨。

进一步说:非认同是脑袋中的钟声,提醒我们不要太走心的接纳自己所做的事,要学会询问身边的人感受。

一个简单的案例:我身边有很多热爱写作,做UP主与做知识付费训练营的朋友,他们找到方法论后,大批量生产;有坚持半年还在自身舒适圈玩的,什么意思呢?

我喜欢这种方式,明天还以这种方式做,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脱离能力圈,反之自身就成了重复机器,一方面没有成长,另一方面用户也不一定喜欢。

所以我常用的方式为,做某件事下次行动时90%保证能力圈,10%要做到自己能进步的同时别人也能有所收获。

总结而言,RINN可运用到每次做事的行动中,持续循环你便脱离了旧习惯圈,从此改变你内驱力不足的根源。

进一步说,任何方法论的知识,持续运用会形成碎片记忆,下一步你就可以把它从显意识转化到潜意识中,那该怎么做呢?

1)积极暗示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从而超常人的水平。

譬如:很多人经常告诉自己,我平时再生气也不能随意当面发泄出来,当下要忍住。

做事也是相同,当你想要偷懒时,不妨也告示自身我不能这样做,当下的今天决定明天什么样,循环往复你也就不会有想放弃的可能。

另外早晨与晚上休息时是最佳暗示时刻,你不妨休息前花5-10分钟想下今天我完成了什么?,明天的计划是什么?然后早晨时再通过这种方式提醒,目的就是向潜意识传递你的指示。

2)重复训练

潜意识是不会分析对错的,对于我们给出的指令,它会照单全收;在它那里哪怕是谎言说上一千遍也成为真理,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在购物时都会接受那些商业广告的暗示。

甚至小时候,我们听过的有些朗朗上口的广告语现在都不能忘记,现在看来,这些观念存储起来形成的潜意识并不一定符合事实,但它能让你植入心智。

那对你而言,重复循环什么呢?就是上述方法论。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并不是大道理,而是按照道理去尝试和行动,哪怕迈出一步也是巨大的进步。

以上两个方面若你能照单全收并长期坚持,那就可以形成让潜意识驱动你去做事的能力,反之能量会更大,动力更强。

总结一下:

做事总想放弃,怎么办?

首先认知到造成放弃的根本原因,其次去旧习惯化,再者运用RAIN找到做事的具体需求、诱饵、动机、情绪出现在哪里,正视它们。

进而重新设计需求导向,是金钱还是兴趣决定它能走多远,改变你的内驱力。

最后积极暗示,重复训练,把所做事情植入潜意识。

我们要做的,是在每次行动中不断微调自己,让大脑一步一步走出舒适圈,困难的不是事情,而是处理事情的方式,不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