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_adlist[

  本文转自:北青网

]article_adlist–>

  CCDF入选影片《真实生长》上线专访剪辑指导徐小明

  《真实生长》是一部聚焦高中校园成长的青春纪实片,影片曾入选CCDF-10,获第十八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优秀系列纪录片等多个奖项。本片已经于2月24日于腾讯视频上线。

  影片将镜头对准高中校园,以长线跟踪的拍摄手法,记录了三位95后少年,以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在国家示范性高中——北京十一学校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为了各自的理想而付诸实践的三年高中生活。

CCDF入选影片《真实生长》上线专访剪辑指导徐小明插图

  CNEX有幸独家专访了本片的剪辑指导徐小明导演,作为CNEX的顾问他曾担任过多部优秀纪录电影的剪辑指导如《棒!少年》《告别十二岁》等,他首部执导电影《少年吔,安啦》,获选为当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的闭幕影片。也曾担任《侯孝贤画像》制片人并监制《十七岁的单车》《蓝色大门》多部倍受好评的电影。

CCDF入选影片《真实生长》上线专访剪辑指导徐小明插图1

  徐小明导演

  谈首次担任系列纪录片剪辑指导

  题材吸引了我

  谈到如何与项目结缘,徐小明先生表示是题材吸引了我,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我对教育的发展一直很关注。我很佩服导演在十年前就有这样的眼光去拍摄这类的故事。他希望通过这部片子的传播,让年轻一代的孩子们和孩子的父母们重新思考一些教育当中的问题,比如,除了学校的传道授业解惑,家庭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如何引导孩子认识世界?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关怀会是什么?想象是什么?什么是自己的责任?如何锻炼孩子解决困难的能力?

  项目团队最初与他沟通的时候,他也谦虚地提到担心自己因为审美的局限影响影片的广度,还好,双方对于影片想表达的内容有着比较一致的认知与追求,因此在后续的剪辑工作当中他更看重的是:通过这一集想向观众表达什么?透过剪辑,是否可以完成任务、达到目的。

CCDF入选影片《真实生长》上线专访剪辑指导徐小明插图2

  《真实生长》剧照

  剪辑:形塑人物为先,发现内在驱动力

  他也表示自己虽然之前曾经有过做系列电视剧的经验,但做系列纪录片剪辑指导也是首次尝试。被问及与之前做纪录电影剪辑有哪些不同时,他认为从工作方法上来讲大致是相同的,比如应该透过素材去了解人物,通过他/她的处境、状态去发现内在驱动力。

  我们不需要由外部强加一些事件来增加故事的冲突,市场上许多项目故事很复杂,也有很多冲突,但是回到人物本身,情感上既不真实也不触动人。因此,挖掘人物的动机,通过剪辑形塑一个可以让人信服的人物,对于徐小明来说这才是一切故事的基础,在这之上才能去找到故事主题,判断在有限的素材当中该主题能否被支撑起来。

  比如我们第二集主题叫‘左右不为难’,比起最开始我们想的几个直给的标题,它更能符合我们主人公当下的处境与内在的性格,也是我们更希望暗示大家在人生路上的选择,是要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简单地陷入一个没有目的的判断。

  而与纪录长片剪辑比较不同的地方在于需要考虑不同的观影方式,电影是在有限的时长、封闭的影院里观看,较好的保留了让观众思考的空间。而系列纪录片在流媒体平台播放,观看条件与空间差异性大,因此,每一集之间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衔接,扩充观众对于人物的好奇和想象,我们在每一集结束都会留下一个问题或者留下一个悬念,让观众想继续看下去。

  前期素材系统化整理

  音乐使用不要情溢乎词

  此次因为疫情原因,徐小明先生与项目是远程沟通,他称赞项目团队前期做好了素材的整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影片有将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项目在跟我对接沟通的时候,已经系统化地根据人物、时间、场景,各种交叉的关系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素材整理,因此当我需要一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很快的调阅到。

  提到此次影片当中音乐的使用,徐小明先生对导演张琳称赞道她对艺术的感觉是很敏锐的,我们在剪辑的过程中她会发一些音乐小样过来,并试着放在一些片段中。对于如何掌握音乐在影片中的比重,徐小明先生认为使用音乐需谨慎、克制,避免情溢乎词,适得其反。《真实生长》每集都有蒙太奇段落,因此需要借助音乐,来衔接情绪、调整节奏,也赋予影片某种气质或气息。我在过程中会帮忙导演判断是否需要音乐,因为有些对白有了声音的干扰之后,表达会变得夸张,情感上可能就会失真。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