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通用英镑和美元,所以出国前特意去中国人民银行换了英镑,那一年英镑汇率可能达到了一个最高点,你能猜到一万元人民币换了多少英镑吗?

旅英漫记(三)_英磅篇插图

英镑的汇率当时是16哦!

现在的英镑汇率是一英镑约等于8.18人民币,当时是两倍,也就是一英镑相当于16元人民币,所以一万元人民币最后能换到600多英镑,我换了两万元人民币,毕竟在异国他乡,得多备一点以防万一呀!当然,我还办了一张双币卡,双币即人民币和美元,这张卡可以透支2000美元,也是以防万一的,美元在英国也是通用的,所以有了双币卡,出行购物什么的可能更加方便一些。

旅英漫记(三)_英磅篇插图1

飞机到达伦敦机场后,我在伦敦机场购物中心转了一下,本来想买瓶水喝的,发现店里最便宜的纯净水是2英镑,我的妈呀!那时头脑里就会迅速换算人民币,一瓶水32元人民币,太贵了吧,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喝了,忍一忍吧!

到英国后,发现那里的物品价格数字跟中国是差不多的,就是货币单位不一样,比如一瓶水在国内是2元,那里就是2英镑,换算人民币就是32元,所以对于中国人而言就会觉得那里的东西挺贵的,而对于当地人来说超市里的那些生活必需品真的超级便宜的。比如1.5升的牛奶在国内大概是20元左右,在那里就是2英镑或者3英镑,所以英国人在英国挣钱,赚到的英镑,花在生活必须开销上的钱是很少很少的,这样他们就有更多钱可以留着出去旅游或者干点别的,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搞笑的是,我第一周居然没有花钱,一英镑都没有花掉,为什么呢?因为我去超市里和购物中心,发现标价的数字的确是不高,可是换算成人民币后,就会觉得看什么都贵,也就没有买的欲望了,反正一日三餐在苏教国际中心都有得吃,吃得还挺好的,其他忍一忍就过去了,哈哈,我好像挺会过日子的吧!

到了第二周,我去曼彻斯特市中心逛街时,发现有个水果店门口在卖黑布林,一大盒黑布林大概有8个吧,标价一英镑,我算计了一下,觉得这水果性价比挺高的,一英镑等于16元人民币,能买到8个黑布林,平均2元一个,我觉得挺合算的,然后就买了一盒,这是到达英国后第一次花钱,用了一英镑,现在想来也是挺好玩的。

旅英漫记(三)_英磅篇插图2

八个黑布林一英镑,值了!

第二次花钱印象也是很深刻的。当时的我比较喜欢吃巧克力,我不喜欢那种超甜的巧克力,我喜欢那种可可味道浓郁的带点苦味的黑巧克力,英国超市里巧克力品质繁多,价格其实对于当地人是很便宜的,我每天都会去苏教国际旁边的超市里逛一圈,发现了适合我口味的那种巧克力,大概是两英镑左右一盒,超大一块,性价比也是超级高的。自此我的花钱之路开始了。

旅英漫记(三)_英磅篇插图3

品种繁多的巧克力

刚去时,因为对英镑纸币的识别度还不够,某一天上学路上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让我错失了一个发财的机会。呵呵,开玩笑的!某天早晨,上学路上,英国的大街小巷落叶是不扫的,很自然地落在地上,黄褐色的落叶掉在地上像是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脚踩在上面会发出“唰唰”的响声,我走在前面,我的小伙伴走在后面,我看到了前面厚厚的树叶上有一张纸,以为是废纸也就没有在意就往前走了,结果小伙伴在后面尖叫起来了“我发财啦!”一问才知道我之前误以为的废纸竟然是一张50英镑的纸币,要是乘以16不得900元人民币嘛,哈哈,现在想来,我当时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吧!呵呵,夸张了,我好像也没有如此贪财吧!

当然,在那里时间待久了,花钱肯定越来越多了,吃的用的穿的都要买啊,然后还有纪念品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亲戚朋友,还有一帮小屁孩们的礼物都得要安排买上,所以花钱这件事,从最初的不敢花钱舍不得花钱,慢慢变成了到最后豪掷几十几百英镑买礼物,花钱风格从最初的扣扣搜搜到最后的疯狂大肆采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旅英漫记(三)_英磅篇插图4

花钱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去吃肯德基,我点了一份套餐,才5英镑啊,当然换算成人民币得要80元是有些贵了,但是对于英国人而言一个大套餐才5英镑,想想多便宜啊多划算啊!那时我特别想去肯德基打工,挣点英镑,呵呵,当然没有成功,只是想想而已!

英镑16元的汇率应该已经成为永远的历史了吧!怀念那段小心翼翼地用英镑的时光,怀念和我一起走过那段时光的小伙伴们!你们都还好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